工勘描述
项目 | 要求 |
---|---|
适用场景 | 室内、室外的人体属性检测 |
禁用场景 | 逆光、强光、弱光、反光等光线条件远距离(>20m)识别条件画质不清晰,人员辨别不清,漏出少部分身体 |
支持功能 | 人体属性检测 |
相机要求 | 室内安装高度3.5~5m,室外安装高度5-7m俯视角度30°~70°,最佳角度45°~70°摄像头画面正立,无旋转,翻转推荐200万~500万像素,可见光,画质清晰,无畸变 |
目标大小 | 目标大小不小于画面大小5% |
识别距离 | 小于15m最佳(200万@6mm) |
配置要求 | 置信度与算法参数保持默认值 |
算法逻辑 | 检测出画面中的人员位置后,再用属性识别模型分析每个人的性别、年龄、朝向、眼镜、帽子、包类型、袖长、下装和鞋类9种属性特征。 |
算法检测示例
配置说明
1. 算法配置
第一步:在【视频接入】中的【选择算法】中选择【人体属性检测】,完成后点击【保存】。
2. 常见问题
Q1: 出现误报、漏报,如何处理?
人体误报:提高人体检测置信度。
- 提高【人体检测置信度】。如0.5,尝试以0.1的步长逐步提高人体检测置信度,上限值建议0.7。
人体漏报:降低人体检测置信度。
- 降低【人体检测置信度】。如0.45,尝试以0.1的步长逐步降低人体检测置信度,下限值建议0.25。
人体属性误报:提高人体属性检测置信度。
- 提高【人体属性检测置信度】。如0.5,尝试以0.1的步长逐步提高人体属性检测置信度,上限值建议0.7。
人体属性漏报:降低人体属性检测置信度。
- 降低【人体属性检测置信度】。如0.45,尝试以0.1的步长逐步降低人体属性检测置信度,下限值建议0.25。
Q2:高级设置的【检测策略】是什么意思?
【检测策略】用于判定目标是否处于标记区域内。系统会根据所选策略,将目标框的特定参考点与标记区域进行位置判断:
中心:以目标框的中心点作为参考; 顶部:以目标框上边缘的中心点作为参考; 底部:以目标框下边缘的中心点作为参考; 左侧:以目标框左边缘的中心点作为参考; 右侧:以目标框右边缘的中心点作为参考。
Q3:能显示检测框和标记区域,但是不产生告警
查看【检测策略】,若策略配置为【底部】,意思是使用检测框的底边中心点来判定是否在区域内。
若底边不在区域内,可将检测策略调整为【中心】或其他。
在推荐场景下,若依然出现大量肉眼可见的误报、漏报,请联系售后人员处理。
参数配置方法,如下图。
真诚点赞 诚不我欺
回复